“為邢臺籍烈士尋親”系列報道之二
兩位志愿軍烈士的親屬找到了
■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郭紅玉 李平
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輾轉為邢臺縣籍烈士王杰成功找到親屬后,又開始為16名邢臺籍赴朝鮮作戰(zhàn)的志愿軍烈士尋親,消息一經(jīng)報道便受到了眾多熱心讀者的關注。截至4月7日,有兩名志愿軍烈士的親屬成功找到,還有兩名志愿軍烈士的信息在家鄉(xiāng)得到核實,正在聯(lián)系其親屬。
尋親烈士名單
王德海:清河縣,39軍115師343團1連,1929年——1952年7月。
張殿文:新河縣荊莊鄉(xiāng)王府村,39軍。
翟金保:沙河市。
高連增:巨鹿縣張王疃鄉(xiāng)八里莊村,12軍60師178團。
閻大江:南宮市蘇村公社蘇三大隊,26軍76師226團。
王志勇:內丘縣,42軍125師374團,1926年3月出生。
寧慶寅:臨西縣,65軍195師583團,1922年出生。
李蘭乾:南宮市大潘莊公社董家張馬村,1925年-1951年。
焦民范:內丘縣大孟鎮(zhèn)都城鋪,15軍45師133團,1924年出生。
王臣文:寧晉,67軍。
張?zhí)旎?沙河市。
連秋發(fā)烈士的三位親屬打來電話
“連秋發(fā)是我大爺爺,父親找大爺爺?shù)男畔⒄伊撕枚嗄??!?月6日,任澤區(qū)的連會強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記者說,在看到《牛城晚報》刊登的為16名邢臺籍志愿軍烈士尋親的報道后,他發(fā)現(xiàn)其中有大爺爺?shù)男畔?,十分激動,遺憾的是父親已于去年過世。連會強回憶,以前家里有大爺爺?shù)牧沂孔C,但因時間太長已找不到了,只剩下一張部隊給家里送來的訃告。隨后,連會強的弟弟和叔叔在看到報道后,也第一時間給記者打來了熱線。
4月7日,連會強的叔叔連進華給記者提供了訃告的照片,上面寫著:……連秋發(fā)同志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中,不幸犧牲……落款為: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二十四軍司令部、政治部,時間為:一九五三年五月。
“去年,我根據(jù)村里老人的一些說法,又結合我們家家譜推斷出了大爺?shù)囊恍┬畔ⅰ!边B進華說,大爺連秋發(fā)1929年出生,任澤區(qū)辛店鎮(zhèn)辛留壘村人,1946年或1947年參軍,在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中犧牲。
“董學禮是我的二爺爺”
4月6日,信都區(qū)羊范鎮(zhèn)喉咽村的董梅女士打來熱線,稱董學禮烈士是她爺爺?shù)挠H弟弟,當年參加抗美援朝,只知道犧牲了,沒有其他信息。
“當年父親為了完成爺爺?shù)男脑?,曾?jīng)多方打聽,還親自到民政部門找過,希望能得到關于二爺爺?shù)男畔ⅲ@么多年一直沒有打聽到。”董梅說,
在報紙上看到二爺爺?shù)男畔?,全家人都十分激動,終于知道二爺爺犧牲在哪里了,也算給了老一輩人一個交代。
“后期有什么情況希望能隨時告訴我們?!倍氛f,非常感謝記者為尋親志愿者與烈士親屬牽線搭橋,便于后期完善烈士的信息及針對烈士的一些事宜進行溝通。
退役軍人事務管理部門積極協(xié)助尋找
本市的退役軍人事務管理部門也參與到為烈士尋親。清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給記者打來電話,稱他們在清河縣的烈士英名錄上找到了清河縣代屯烈士劉雨芝,與清河縣謝爐村烈士謝記成的信息,并且已經(jīng)與鎮(zhèn)里聯(lián)系過,正在尋找家屬。
令人遺憾的是,平鄉(xiāng)縣退役軍人
事務局向記者反饋,看到烈士尋親名單里有一位是平鄉(xiāng)縣趙莊烈士黎文振,他們進行了積極尋找?!捌洁l(xiāng)縣沒有趙莊,有個北趙莊,我們向村名接近的村里進行了打聽?!惫ぷ魅藛T介紹,可是經(jīng)過翻閱資料、向村民打聽,并沒有找到有關該烈士的信息,也沒有找到相近似的信息。
其他烈士的親屬也紛紛來電
在為志愿軍烈士尋親的同時,本市其他烈士的親屬也紛紛打來電話。
“我是任澤區(qū)邢灣的,我爺爺?shù)母绺缧ふ嘉牧沂坎恢缆裨嵩谀睦??!薄拔业臓敔斪谡窳翣奚诨春?zhàn)役的戰(zhàn)場上,但不知道葬在了哪里。”“我是任澤區(qū)辛留寨烈士馮延斌的侄媳婦,想替家人找到烈士的犧牲地?!薄?/p>
條條烈士的信息,在記者和志愿者之間傳遞,記者將積極為其牽線搭橋,希望能幫助更多的烈士或烈士親屬。
這里還有11名赴朝鮮作戰(zhàn)的志愿軍烈士等待著親屬的出現(xiàn),如果您是他們的親屬或是知道這些烈士的信息,可致電牛報熱線3129900,與記者一同助力這場尋親行動。
邢臺日報、牛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(含圖片)
獨家授權邢臺網(wǎng)發(fā)布,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。